下载视频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说阅读训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为题,借此比喻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变化无常的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文中作者紧紧围绕着一个“变”字来展开故事情节,并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1、理解题目“变色龙”的含义。

2、抓住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结合时代背景,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教学重

1、在“变”与“不变”中探究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在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一课时已经对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进行了梳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看看在契诃夫的笔下,这条“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如何变化的?作者又为何以“变色龙”为题?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奥楚蔑洛夫之“变”:

1、文中主要写了奥楚蔑洛夫哪些方面的变化?边读边勾画批注出来,想一想,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1)语言之变

2)穿衣之变

3)神态之变

2、探究“语言之变”。

下面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第6-27自然段,看看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变化依据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并完成表格。

 

狗主人

对狗的态度

对赫留金的态度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被狗咬了

像是将军的 小狗


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不是将军的 受了害,

下贱胚子

绝不能不管

是将军的

名贵、娇贵的狗

混蛋,怪自己不好

不是将军的 野狗

弄死算了

(不予表态)

将军哥哥的

不赖、怪伶俐的

早晚要收拾

 

3、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光天化日之下断案,六次判定,五次变色,作了淋漓尽致的丑恶表演,那么,他的变化是围绕着什么来的呢

明确:小狗的主人是谁

4、探究“穿衣之变”

找出文中描写“军大衣“的句子,并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文章共四次写到军大衣。

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作以吓人的工具;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显得难堪,与开头照应。

中间的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了狗而吃惊、胆怯,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加强表现他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二)探究奥楚蔑洛夫之“不变”: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明确: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三)归纳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特点: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专横跋扈、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个见风使舵厚颜无耻的忠实的沙皇走狗。

(四)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做题目?

明确:因为小说写的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问题。他六次淋漓尽致的巧妙表演,好象蜥蜴一样善于变色,讽喻那种狡猾善变、出尔反尔的人。所以作者用“变色龙”为题。这样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三、总结:

    同学们,在小说的阅读中探究人物形象是关键。作为初三的学生,我们尤其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小说相关知识和人物描写方法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去剖析人物,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教学反思:

《变色龙》作为一篇讽刺小说,以“变色龙”为题来比喻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变”与“不变”,以此来作为探究人物形象的突破口,对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小说的深刻主题理解不够深入,应再加强引导。

 


部分非H.264编码格式的视频,页面无法播放,可以下载到本地用Windows上默认播放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