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动起来

绵阳市第二中学 贾银莎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是学生心目中最为枯燥乏味的课程,需要记背的知识量大,教学环节单一,教学模式陈旧都是这门课程得不到学生喜欢与认可的原因。面对这样的窘境,如何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转变学生观念是新课改背景下每个道法老师都在深深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对构建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  生动  课堂  改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历来处于一种较为尴尬和被动的地位, 它既没有语数外三大主科的高分值护体,也没有其他同类学科的生动形象,由于分值较低,理论性较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历来都是被学生和家长忽视的学科。枯燥无趣是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印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真的难以让学生喜欢吗?其实并不是。

翻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程它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既讲求思想性、人文性、也强调实践性,注重社会参与,而且,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正确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好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那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对学科的印象,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相信这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本身是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初中教师,因为学校工作的调整,我走进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作为一名非专业的道法老师,我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能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能在我的课堂学有所获。

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尝试和成长,自己也有一些感悟和体会。我觉得要打造出生动丰富的课堂,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自己, 关注学生

我们常常在说“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自然愿意在课堂上与之互动和配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我们每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短短两节课的时间里,如何让学生对你有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多多学习和提升自己。如果老师能适当的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些让学生欣赏和佩服的能力,相信会对自己的课堂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我本身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所以我会在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惊喜的动画效果,这些都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当然,这些外在的技巧应该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开始对这个老师,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而真正征服学生的最终武器必须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展示出来的丰富知识,广博见识,缜密思维,聪慧机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自己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学科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快,如果你没有及时的学习,是难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没有学生的关注与配合,课堂自然也无法生动起来。

当然,老师除了自己要不断提高外,对于学生的关注和了解也是影响课堂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师和初中学生的年龄差距普遍较大,我们只有积极的去走近学生,关注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所以,我经常会在课后主动的走到学生中间,问一下他们最近关注的话题,分享一下他们的喜悦与烦恼,抛开教师课堂上高高在上的身份,随意的和学生闲聊几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慢慢形成。而且,因为对学生的了解,在授课的时候,老师也能更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探寻更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精心设计,巧妙构思

生动的课堂从来都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流程化教学只会将学生越推越远。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变。一堂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的课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之前上过一次复习课型,因为是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模式:老师引导学生背记,想必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我设置的第一个环节是:回归教材,自主归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出本课的知识要点。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合作,答疑解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解决刚才在梳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知识漏洞。第三个环节是:争分夺秒,课堂速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种记背方法记住本课的知识点。第四个环节是:知识考验,全能比拼。这个环节设置了三种比拼方式,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复习,这堂课所需要巩固的知识也因为这与众不同的设计深深的印在了他们脑中。再比如,在讲法治与德治关系的时候,我先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思考,阐述的过程中,既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学生甚是喜欢。

第三:结合实际,融入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更是需要大量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不能一味的纯理论说教,照本宣科,要善于将书中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时候能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意义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观点、概念、措施,而在于将这些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在讲师生关系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提前设计一些问题去采访我们的老师,去观察老师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虽然作为学生,每天相处最多的就是老师,但其实很多同学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老师上课的状态。通过采访和观察,就能够更好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职业,从而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老师教育的用心。在讲资源环境问题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分别去对自己小区附近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调研,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总之,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尽量需要选取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例来展开分析和讨论,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觉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是空洞的,无趣的,毫无意义的。

第四:巧借媒体,顶上添花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其实对于我们打造生动的课堂是极有帮助的。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和直观的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课堂增色。比如,前不久在讲民族精神的时候,我就给学生播放了纪念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瞬间让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课本里,而是深深地镌刻在了心中,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震撼。在讲到改革开放的时候,通过视频、歌曲的方式呈现出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从而更好的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除了音乐和视频的使用,我的课堂上还会经常出现一些有趣的小程序,比如抽签程序,这个工具在上在复习课的时候,特别好用,学生一边完成背记,一边期待着幸运学生的诞生,使大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有数据表明,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学习效率相对较高,效果也比较良好。

 

 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生动起来是每一位道法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更是我们作为老师的责任,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探索、改革和实践,面对的学生不同,老师的策略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