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契机


绵阳市子云小学 敬艳秋 2018-06-25 12:19:36 上传:木棉的春天 浏览:1次

“错误”的契机

绵阳市子云小学敬艳秋

课间,学生A与B拉扯着到了办公室,到了老师跟前:“老师,下课时……我经过B的座位旁……他伸出脚来故意把我……把我绊倒了……”A边说边哭了起来。 老师板着脸:“受伤没?哭啥哭?”A委屈的眼神,摇了摇头,不住地抽泣着。“男子汉,有啥好哭的?不要再哭了!”,老师又转过身瞪着B厉声喝道:“B,你最近也变得不老实了哈?!你也想跟C(班上另一个调皮的学生)学嗦?!……”

一、情绪能力发展的契机

的确如老师所说,哭无法解决问题。但“哭”是情绪的表达、可以使儿童把被绊倒时受到的突然惊吓、委屈甚至愤怒等情绪疏通出去而非阻塞在身体里。“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是最常见的几种简单情绪,无论是复杂情绪还是简单情绪,无一不是生命内在体验的一部分,并无好坏之分:喜悦需要绽放、恐惧需要释放、悲伤需要流淌……情绪能力[1]对于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获得,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容易受欢迎、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进而影响着儿童如何看待自己,也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

当儿童的情绪不仅没有得到疏导而是遭到压制,甚至被成人更强烈的情绪和权威感所吞没时,理性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否会真的发生?处于消极情绪之中的儿童,能否做到内心平静、理性地思维、最终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结果?情绪压抑下的“理性”与“礼貌”是表象还是真相?这个“理性”的表象后面也可能是冲动、缺乏自我控制、压抑、社交退缩等更多的适应问题。长此以往,儿童难以发展出成熟的积极情绪状态,而时常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有人说,处理情绪的速度=成功的速度,这个公式成立与否姑且不论,但一个人常常掉入情绪的漩涡,从而每天耗费太多的生命力在情绪之中,又怎能专注于自己生命的构建呢?利他主义更是无从谈起。

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情绪的丰富发展对社会适应力、关系的理解、理性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甚至身体健康都很重要。儿童所习得的情绪反应模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所处的情绪环境——环境中成人对待事件的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更确切地说,面对“问题”有着温和、坚定、乐观态度的成人也更容易培养出一个积极情绪状态的儿童。因此,成人对自我情绪的自我觉察、体验、理解、自我调节与合理表达以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不仅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更是儿童成长环境中重要的情绪习得榜样。一次小小的告状事件成为了发展儿童情绪能力的宝贵资源。

二、保护自尊心的契机

或许孩子们的行为最初只是游戏、表达喜欢与对方互动,只是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可能真的无关于品性。“你最近也变得不老实了哈?!你也想跟C(班上另一个很调皮、事端纷纷的学生)学嗦?!……”轻易地给儿童贴上标签、归类站队——我们的神情、语调、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无不写着“你真令人厌烦!”。对B而言,可能本来些许的歉意也消融在严厉的谴责与说教中,形成“这下扯平了”的无过错心理甚至桀骜不驯的叛逆,抑或是给自己贴上“我不受欢迎”的标签等等……一番说教之下,最终换来一句“我知道错了”、“对不起”,事件的积极意义又何在?

即便B是故意使坏,当儿童行为不当时,我们是否考虑过行为背后的动机?美国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简尼尔森认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2]。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能否识别出其行为背后隐藏的密码是属于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还是自暴自弃,是处理的关键。但无论如何,成人以尊重的态度、深入了解这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入手去解决问题。也是保护儿童自尊心,将儿童导向正面行为的关键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三、乐观应对的契机

儿童原本就是在交往互动、各种体验中认识世界、构建与发展自我的,在互动中学习交往、在冲突的体验中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与共情他人、在争执中学习如何向他人明确自己的界线、在达成一致中提升问题的解决策略、发展健康的交际能力。而事件本身即是资源,是孩子在真实体验中学习成长的绝好机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自己完整地体验这个过程,而非成人强势介入与干预、越俎代庖代地解决问题,必要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就够了。如此一来,他获得的不只是头脑中“知而为之”的教条,而是因体验而生出的智慧。

在错误和失败面前,作为教育者,是否能有一颗平常心?我们是聚焦于错误、批评、让孩子因害怕而不敢再“犯”?还是欣然接受错误,必要时给予引导,把这次错误看作儿童发展同理心、自我反思、解决冲突、学会积极互动的一次独特的成长经历与自我教育、一次难得的golden chance?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

四、成人自我成长的契机

我们与谁在对话?孩子首先是生命,丰盈而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他们不仅是孩子,也是未来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创造者和未来的父母。他们是新的生命,就不能穿着我们的原本并不合脚的旧鞋来行走自己崭新的人生。成长为一个温暖、对生命充满爱和尊重的成人,原本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课题与职责所在。作为教育者,更有责任与使命活出充满爱与智慧的状态,让“润物”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悄然发生。在事件中、在整个成长环境中儿童感受到的是宽容、智慧、爱与尊重,他又如何会成长为一个品性不端的人?

儿童教育学家多萝茜诺尔特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他就学会了》中[4]如是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我们的孩子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这需要教育者的觉醒。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5]

参考文献:[1](美)David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 [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美)简尼尔森. [正面管教].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网络来源.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标签: 心理学  案例分析与成长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发布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