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65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知道有不同的口算方法,并感受到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9= 20+13= 31+4=
8+7= 31+40= 24+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师:在刚才的练习中,31+4你是怎样想的?24+5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题2,出示主题情境图。
(1)观察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怎样解决要求的问题?学生尝试列出算式28+5。
2、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还能一眼就看出答案吗?
师:比较24+5和28+5,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3、动手操作
(1)想一想:怎样计算28+5呢?用小棒来代替矿泉水摆一摆。
(2)摆一摆:先自己独立摆,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摆28+5(左边放两捆小棒和8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棒),并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3)说一说:摆好后同桌之间交流想法,怎么想的?然后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4、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让同学上台展示,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和思考过程。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可能展示出下面几种情况:
A:左边的8根和右边的2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于33.
B:左边的8根和右边的5根合起来是13根,把13根中的10根捆成一捆,20加13等于33.
C:左边的5根和右边的5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于33.
........
(2)归纳算理:根据刚才的演示过程,你能说说口算28+5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再次结合课件,帮助学生梳理一遍计算方法的操作过程。一看 → 二想(闭眼回忆) → 三说(说操作过程) → 四填(板书A、B两种方法,让学生补齐计算过程)→ 五反思(图中的两捆小棒是怎么变成3捆小棒的?)
(4)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5)比较算法异同
A:说一说两种算法分别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B:结合小棒图对比观察,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前面的十位进1,这叫进位加法。(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65页做一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填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2)填出方框里的数。
(3)帮小鸟找家。
(四)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强调“满十进一”的算理。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8+5= 28+5=
先算28+2=30 先算8+5=13
再算30+3=33 再算1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