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线上教学模式探讨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无法言喻的魅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承载着这样的重任。怎样在线上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诗词赏析能力呢?我们通过摸索和实践,确定了“五步品诗法”的教学模式。     

(一)了解诗人,明确背景。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应该让学生先了解其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对其相关材料做搜集。因为只有大量的阅读诗人的材料,我们才能走进诗人的时代,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触摸到诗的灵魂。比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组爱国诗时,我就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了南宋时期国家被金兵占领,人民生活凄苦,了解了诗人陆游一生爱国,为收复宋朝失地而半生戎马,这样学生在读到“但悲不见九州同”时才能真正明白他为何在临死前的悲愤,也就理解他为何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深期望,当然,就更明白他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失望,因此才能被他的赤诚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二)解题正音,读出节奏。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炼,往往是诗歌的精魂,要么是诗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总结,要么是诗歌写作时间地点等背景介绍。破题方能入诗境,如果在教学一开始能有一个新颖别致的解题过程,那这堂古诗教学课一定更能引人入胜了。赏析诗歌的关键在于读,读有很多层次,首先是读准确,读出节奏,诗歌节奏的划分有助于帮助我们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要想感悟诗歌情感,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任何一首古诗词都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的,这些古诗词看似艰深、难懂,但只要把一个个字词理解透彻也就能理解诗句的含义。古诗词语言精练,但个中字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而成,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些关键字词我们需要借助注释或者查阅工具书来理解。除了理解个别重点字词之外,还要让孩子学会怎样把单个的字词,组合成诗句的意思,这就需要孩子用填补词语、调整语序等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于诗句中残缺的成分一定要先试着补充完整,这样就有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了。为了平仄,押韵,对仗等的需要,古诗词往往会有倒置的语序,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对看似语序混乱的诗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语序整齐这样,整首诗的意思就更加明晰了。

(四)想象画面,领悟诗情。古之人以诗言志,借抒情,每一首诗都包含了诗人深深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情”就是全诗的灵魂,只有真正体会到诗中诗人所思所感,才算了真正读懂了这首诗。领悟诗歌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诗歌的画面入手,这就需要我们在品读诗歌时抓住诗中关键字词,深入细致地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入境地走入作者内心,看作者之所看,想作者之所想,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引导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想象:稀薄的雾气、浓厚的云层、袅袅的炉烟、残败的菊花、消瘦的词人,几个简单的意象在深秋寒气逼人的时节里形成一幅凄凉清冷的画面,在这样的画面之中词人的心中的悲苦催人泪下。当对整首诗的意思完全理解了之后,我们可以以读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个人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方式读美韵律,读出自己的理解,在诵读中品悟诗文蕴含的情感:或悲伤、或思念、或忧伤、或愤慨、或欢快等等。当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时更能让自己的理解和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得到共鸣和升华

(五)熟读成诵,表达运用。当我们通过理解、想象、感悟、朗读等方式一步步深入诗词之后,熟读成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关键画面,情感变换就能快速将诗词背诵下来,但背诵不是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学会在情境中运用,在合适的情境下用诗句来表达,这才是真正学以致用,让语文知识成为语文素养。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不同,因为教学环境的改变,所以缺少和孩子互动的机会,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主动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五步品诗法”更注重学法上的指导,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得更实,每个方法的指导讲得更细,不仅授孩子以鱼,更授之以渔,以达到培养孩子品味古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案例: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识文中“兴”“蛱”等易错字。

2、能用“五步品诗法”进行古诗的学习,达到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

诗,理解诗意,能抓住关键字词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并能从中领悟

作者的情感的目标。

3、能通过本课学习能初步掌握“五步品诗法”,并能在课后尝试运用这种

学习方法学习其它古诗。

教学重点:

能用“五步品诗法”进行古诗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五步品诗法”。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并能从中领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田园风光图”

师: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金黄的油菜花……这美丽的乡村风景就出现在诗人范成大的笔下,让我们走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怎样赏析古诗呢?今天,将给孩子们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赏析《四时田园杂兴》,这种方法叫做“五步品诗法”介绍五步品诗法:1、了解诗人,明确背景;2、解题正音,读出节奏;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4、想象画面,领悟诗情;5、熟读成诵,学以致用。

二、五步品诗、习得方法。

按着这样的方法,我们先走进第一步:

(一)了解诗人,明确背景:

1)知诗人:学习古诗,第一步是了解诗人。读了预习单,你对诗人有哪些了解呢?(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2)明背景:《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田园组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又该干什么呢?

(二)解题正音,读出节奏:

方法点拨:理解诗歌的题目和理解诗句一样,需要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把每个字的意思连城一句通顺的话。“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田园指的是田家乡村,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那么诗题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理解了诗题的意思,我们就该朗读诗歌了,请听范读,看看你是否读准确了呢?(播放范读,交流)老师补充:诗歌中的一些字词,要提请孩子们特别注意:

1)读准确:兴:xìng 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 杏:xìng 后鼻韵母。 蛱蝶的蛱字要注意发音,不要错读为“xiá”

2)读准确之后,接下来就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了,你能根据老师的范读准确划分节奏朗读吗?你画正确了吗?根据划分的节奏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3)理解了题目,能读出节奏了,接下来我们又该干什么呢?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方法引领: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要怎么做呢?(所有的诗都是由一个个字、词组成的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再把所有词语的意思串起来,诗歌的意思就出来了。在这里,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两种理解诗意的方法:填补法和调换法。填补法是指理解了诗句中每个字词的意思后把诗句中残缺的成分补充完整让它形成一句完整的话。调换法是指。为了平仄,押韵,对仗等的需要,古诗词往往会有倒置的语序,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对看似语序混乱的诗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语序整齐

(第一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梅子、杏子都是一种水果,肥:肥硕,饱满;麦花是荞麦花,稀是指稀疏,稀少。这一句的意思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第二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日长:白天越来越长,篱落:篱笆;惟有:只有;蛱蝶:蝴蝶的一种。这句诗的意思:白天变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此时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理解了诗歌的意思,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四)想象画面,领悟诗情。

诗人笔下的田园有什么特点?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教大家一个很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抓住关键词语,通过对画面的进行补充,把它想象得更加具体生动,通过对画面的体会来思考田园的特点,感悟诗人的情感。

1)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什么呢?看看诗歌的前两句,你会发现诗中出现了很多代表性的景物:梅子、杏子、麦花、菜花。我们就要抓住这些关键景物去想象和体会。梅子什么样?金黄。我们可以想象到梅子果已经结的金灿灿,黄亮亮,个个像金黄的小胖娃;杏子呢?一个肥字我们想象到杏儿挂在枝头又肥又大,看起来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荞麦花呢?“雪白”二字我们仿佛看见荞麦花漫山遍野,一片雪白,微风一吹,如片片白浪随风飘动,让人如同身处仙境。菜花呢?透过“稀”字我们想象到金黄的油菜花大部分已经凋谢,长出了颗颗绿色的小果。你看,几个词就带给我们无数画面,这就是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想象它的颜色、大小、数量、形状甚至是动态。这些关键词就是作者所选取的初夏时南方农村特有的景物,用“金黄”和“雪白”写出了梅子和麦花的颜色,色彩显得鲜明艳丽。“肥”“稀”写出了杏子、菜花的生长状态,一荣一凋,再次暗示了初夏的农时,展现了一幅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初夏田园静态图。从这些美丽的画面我们不禁可以看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用同样的方法我们来想象后两句。: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一句的关键词又是什么呢?抓住“无人过”人们都去哪儿了呢?聪明的孩子肯定猜到了,来,请看——(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答案吗?(生自主思考)农人昼夜繁忙,白天得去田间耕作,夜晚还得纺麻线,男女都在做农活,就连那不懂事的小孩子,都在学着种瓜,由此可见,劳动人民忙于农事活动,所以才会“日长篱落无人过”,所以“无人过”这一词不仅让我们看到此时寂静恬淡的画面更是侧面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体现了农人的勤劳。让我们一起读这句“日长篱落无人过”,读出村野无人过的静寂。而下句,一个“飞”字,却打破了寂静,画面由静转动,让我们看到蜻蜓和蛱蝶在风中翩翩起舞的美好画面,同时,“惟有”两字更是让我们从这蜻蜓蝴蝶飞舞的动景里,再次体会到田园的寂静,这就叫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更显寂静。

总结: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寂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后两句又以动衬静,突出了田园的宁静美好。同时,还运用侧面描写,体现了劳动人民繁忙的农业生活,赞扬了他们的勤劳,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这就是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情感。你,学会了吗?带着你的体会再次朗读这首诗吧!

(五)熟读成诵,学以致用。

  学到这里,孩子们应该对这首诗有了深深的感悟,带着这种感悟试着背诵一下这首诗。思考:在怎样的情景下,你会不由得吟诵出诗中的句子呢?

三、总结提升,尝试运用。

今天咱们通过“五步品诗法”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还记得五步品诗法是哪五步?每一步分别应该怎样做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总结学法)在今后古诗的学习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诗歌,感悟诗情,课后孩子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宿新市徐公店》的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