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视频

从一到N,开启∞可能

——幼儿园特色篮球游戏课程撬动园所可持续发展

                    绵阳市实验幼儿园  张蒙蒙 潘婷 唐波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在当下社会的常识中,一个人的“健康”,是需求金字塔最坚实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生物意义上的“起点”,是学龄前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从这个“一”出发,依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我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历时十多年不断探索,将幼儿园常见的篮球游戏拓展为特色园本篮球游戏课程,努力追求五大领域和学习品质发展目标的有机整合,并将儿童立场和游戏精神根植于每位老师内心,外化为教育行为。一个篮球,一种游戏,一个共同成长的愿景,一种追根溯源的思考习惯变成N次行动,N种尝试,N种游戏样态,N种发展可能。让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师幼之间、儿童与游戏之间不断发生,有力地支持儿童健康完整的成长。

一、 个别儿童到N个儿童的N种发展

幼儿园的篮球游戏,多以抛球、滚球、拍球等形式促进儿童动作协调和灵敏发展。十三年来,我园篮球游戏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在大班组建篮球队开展篮球循环赛,点燃全园运动热情;随后产生困惑几欲放弃;最后突破瓶颈,构建成包括“乐动”、“乐知”、“乐和”的“三乐篮球游戏课程”,让全体儿童参与其中,做自己想做的游戏,获得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一)从单一动作到三十多种玩球方法

1.乐动篮球养成记

(1)“少数人的狂欢”

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尝试在大班组建篮球队,开始举办“幼儿篮球比赛”。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完全能理解篮球比赛方法和规则,动作也特别灵活,随着每一届比赛的举行,孩子们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意识、对运动的渴望令人动容。球场成了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孩子的舞台,他们辗为了赢得胜利互相配合、不怕辛苦、努力练习,每一届都有至情至性的“篮球痴”,每个班都有“篮球英雄”。可我们的困惑也逐渐浮现:篮球赛场始终是少部分“运动尖子”的舞台,怎样才能让篮球和每个孩子亲密接触呢?

(2)“人人参与的玩球挑战赛”

为了让每个孩子有参与的机会,我们开始举办“幼儿拍球挑战赛”。比赛项目包括两分钟计时快速拍球和绕障碍运球、定点投篮等项目,全园孩子选择至少一个项目参加,先海选,再决出单项奖和进步奖。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不少于三十分钟的玩球时间自主练习,自己选择报名的项目。在日常练习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有些项目随意性较大,规则不适宜,即使是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水平、兴趣差异比较大,动作练习和儿童动作发展目标连接不紧密等问题。为了让我们的玩球指导更加科学,更适宜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教学部、体育项目小组、年级组都在不同层面就篮球的项目、练习方法、比赛规则等进行反复的研讨和改进。

(3)走向序列,形成“乐动篮球游戏课程”

如今,我园已经形成“乐动篮球课程”,即基本动作类篮球活动,确定了课程目标,构建了课程内容包括“运球、传球、投球”三大系列,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共计三十多种玩法,并制定了六个学期的课程实施计划,以”两赛一课”、“两间一操”、“亲子十分钟”为活动形式,形成了课程开展的五大策略,并构建了包括“过程评价指标”和“结果性发展指标”的课程评价体系。

2.“乐动篮球”启示录——因为看见,所以尊重

乐动篮球的养成,起源于教师对每一个儿童的关注,和对游戏过程中问题的关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的年龄不同,他们的身体机能、动作发展水平、心理需求也不同,教师不仅仅着眼于表现优秀的儿童,也看到赛场以外的儿童,看到在游戏中表现出不同水平的的儿童,更看到他们的纵向变化,有沮丧有坚持,看到儿童在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以后的成就感。这些看见,促使我们一次次研究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调整项目、分解难度、研究发展的延续性、寻求有效的支持策略。也是在这些调整的过程中,让我们学会在教育活动中看见更多的儿童,看见不同的儿童,看见了不起的儿童。

(二)从一个领域到五大领域整合

1.“乐知篮球游戏”养成记

(1)从“瘪了的篮球”到“沉浮实验”

有个孩子因为篮球漏气,拍球时特别费力。老师借此机会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个篮球和其他篮球有什么不同,猜猜是什么原因?由此引发了“篮球里面有什么?”“给篮球加气”“一样大,一样重吗?”“篮球沉与浮”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和科学领域的目标整合起来。老师还发现,篮球活动后的讨论和谈话可以实现语言领域的目标;自由创作的主题绘画也有了孩子们自发的人物动态的表现;拍球计数、投球高度距离的测量和数学活动结合等。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篮球活动如何更好地和其他领域的活动整合起来?

(2)走向《指南》,尝试整合

随着越来越多篮球游戏与各领域相融合的活动出现,课题组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零散的活动走向有序和科学,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孩子们可能发生的活动有机整合提供参考。于是我们整理成“乐知篮球游戏”,并根据领域和年龄段归纳和整理了活动内容:篮球与数学(计数、统计、测量等);篮球与科学(空气、弹力、浮力等);篮球与美术(动态人物写生等);篮球与语言(讲述、自制篮球小书等);制定了开放性的课程计划,形成了“放”、“察”、“推”等三步九阶法,老师们以篮球游戏中儿童的兴趣和问题为契机,将领域目标有机整合进篮球游戏过程和延伸活动,支持儿童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3)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发生

篮球游戏中发现其他领域的目标可实现的机会,在其他领域活动中引入儿童喜爱的篮球元素,避免简单的拼凑,思考如何有机地融合,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在幼儿园里,儿童的学习不仅发生在有计划有准备的集教活动中,游戏、运动、生活中也蕴含着大量机会。晨间玩球时,豆豆和小新总是记不清传了多少个球?通过老师引导,他们拿来纸和笔,每传10个就做一个标记,然后10个10个数,最后得出总数,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豆豆已经不需要记录而直接数出传球的总数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逐渐深入人心,体现于老师的行为中,萌生和践行“大课程观”和“全面发展观”。我们摒弃整齐划一的课程计划,将课程内容打散重组,融合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高效地支持儿童全面发展。幼儿园里的学习,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

2. “乐知篮球游戏”启示录——因为懂得,更加完整

养成乐知篮球游戏的过程,老师们的专业敏感和对孩子们需求和疑问的不断应和。老师们不断尝试逐渐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儿童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在篮球游戏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强调儿童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并鼓励儿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玩球项目,有发自内心的渴望,有自己决定游戏进程和游戏方式的权利,有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儿童是完整的生命个体,相比某一种技能或方法的反复练习强化,让孩子养成主动探索、观察、尝试解决问题、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等习惯更有价值。“乐知篮球游戏”让老师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分科教学的局限性,看到儿童思维的活跃特性和连贯性需要,感受到领域整合活动的灵动和鲜活,体会到各领域目标了然于心后,读懂游戏中的儿童的行为和需求,从而有效地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

(三)从一场比赛到N个角色的游戏场

1.“乐和篮球游戏”养成记

(1)“不喜欢玩篮球的孩子能游戏吗?”

在篮球游戏中,多数男孩子喜欢竞技和对抗,女孩子相对喜欢技巧性动作,有一部分孩子不喜欢玩球。面对这些“不喜欢篮球”的孩子,我们一度犯难:是尊重儿童的兴趣放弃玩球,还是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坚持?站在赛场旁边加油鼓掌的孩子,能否以他们更感兴趣的方式参与进来?

(2)“和角色游戏链接”

大三班孩子们觉得只参加幼儿园几场赛事不满足,提出“办一场我们自己的篮球比赛”,老师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角色、分角色、准备材料、组织比赛。一些不喜欢玩球的儿童找到了“啦啦队”、“保健医生”、“记分员”等工作的机会,一个个难题,都在尝试和分享讨论中解决,他们学会了观察、找问题、解决问题、思考、和陌生人交流,游戏创生出诸多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机会。

受此启发,又联想到孩子们玩“医院、娃娃家、超市”等角色游戏的经验,我们开始策划全园小朋友都能参与的主题情境式角色游戏。为儿童提供一个巨大的游戏场,为不同年龄班儿童提供丰富的不同参与程度和难度的游戏机会。

(3)孩子们举办的“篮球联赛”

乐和篮球游戏课程全面推开,学期初举办全园“幼儿篮球联赛开幕式”,进行园级的游戏场景、情境设定——提出举办篮球比赛的时间、地点,拟设置的部分工作岗位,引发全园小朋友游戏兴趣与意愿。各班组织谈话讨论,在儿童兴趣和已有经验基础上选择游戏项目,成立游戏项目社团,讨论游戏具体内容,准备游戏材料,完成前期准备后,根据比赛时间开展游戏活动,并不断调整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梳理游戏经验。





spacer.gif

 


 

 

 

 

 

 

 

 

 


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游戏场景,大量的与他人互动的机会、情境中遇到许多真实的问题,需要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应对,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社会互动经验、人际问题解决能力、观点采择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每一周星期三上午的“乐和篮球游戏”也成为孩子们最期盼的时刻。

2. “乐和篮球游戏”启示录——因为热爱,智慧支持

如今,乐和篮球游戏已成为我园全体参与的集团化游戏、儿童全程参与的连续性游戏、全面发展的综合型游戏。游戏开展四年以来,老师们对儿童的敬畏之心日增。

我们看到有游戏力的儿童,任何场景都可以成为他们认真投入的游戏场,去解决游戏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我们看到有创造力的儿童,制作球赛海报、排练啦啦队节目、根据赛场上的问题创造出警察、解说员等等新的角色……

我们看到有学习力的儿童,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严密的验票流程;赛后队员们分析失败原因,制定下一场比赛的战术;画借条从其他班级借来拍照的相机……

我们看到挑战自己的儿童,为了卖出团队制作的“篮球报”,胆小的孩子克服恐惧到公园里卖出几十份报纸……

我们看到负责任的儿童,赛前整理赛场,赛后打扫场地卫生后才离开……

二、从一次研讨活动到N种游戏思维

篮球游戏开展过程中,相关的教研活动已成常态。周主题教研、月主题教研、学期主题教研、以课题研究开展的持续研讨和反思,不断在寻找、表达、解决问题、反思梳理中,我们开始寻找篮球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可链接处和相同的地方,抽离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方法和策略,直至老师们开展或讨论游戏必定出现的高频词“自主”、“儿童在前”、“观察”、“分享”等等,形成各类游戏都相通的支持儿童在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游戏思维。我们发现:

1.越多角度,越多信任

在游戏中,从多个角度看儿童,了解儿童的相同和不同,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知道不同儿童的成长节奏和学习方式,就会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从多个角度看游戏,既是遵循儿童天性的自在活动,又有学习随时发生,是支持儿童发展的很好载体;从多个角度看师幼关系,有时是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有时需要教师智慧的支持,也是师幼彼此了解共同成长的机会;有多重角度,教师就会放下顾虑,大胆退后,充分信任,让儿童自由的游戏,收获师幼良好的情感互动,也收获共同的成长。

2.越多耐心,越多惊喜

当我们急于看到孩子们玩球的进步,不停地教授技巧和方法,不如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摸索感受尝试,找到和球接触的感觉,有一天从量变到质变,给我们惊喜,可能是玩球的进步,可能是不断观察总结获得的技巧,可能是挑战成功后带来的自信心态,也可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习惯。老师要给与的,是耐心等待和由衷的赞叹。当这样的经验由越来越多的老师分享出来,一次次提醒我们不以自己的好恶和臆测判断儿童的行为,放慢脚步,蹲下身来,有足够的耐心,让儿童自主地游戏,就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3.越多留白,越多可能

每一届大班的乐和篮球游戏初期,老师们都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原来观赛经验,自由选择工作岗位,也可以自己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确定工作岗位后,要自己报名,小组商量准备哪些工作用的物品、工作流程、工作伙伴和分工,每场比赛工作结束后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商量解决的办法。一句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次次给孩子们“出难题”为难,都是一道道“留白”,需要孩子们的合作、观察、讨论和尝试来填补,也变成了孩子们一次次成长的机会。让儿童勇敢地尝试,成就儿童,成全游戏,成长的是老师们自己。

三、从一周小任务到千人宅家玩篮球

篮球点燃了小小的孩子,也点燃了家长们运动的热情。篮球是孩子们每一天亲密的玩伴,一次次挑战自己,也挑战朋友,成为锻炼的内驱力。

1.热爱与自律

    运动周快要来了,每天晨间都是如火如荼的练习场景,运动的热情感染着幼儿园的每一个人。一天晚上,优优已经上床睡着了突然醒了说“我还有一个动作没练”,不顾妈妈反对,立刻起床练习完才睡觉;因为输了一场球,大五班的球员立刻在一起商量,我们今天输球是哪里做的不好,下一场球要传球,有机会自己也要投,不要只想传给投球最好的朋友......在幼儿园附近小区的居民都说,只要看见成天手里抱着篮球的,就知道一定是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个个都是篮球迷。因为热爱,特别自律;因为自律,儿童的成长更有力量。

2.千人宅家玩篮球

寒假新冠疫情发生后,宅家成为常态。幼儿园为了鼓励孩子们在家也运动,发起了“线上篮球挑战赛”,鼓励宅家的孩子们和家人一起拍球、传球、投球,每天保证半小时运动时间。家长们积极参与,从家长们发来的视频看,孩子们每天坚持拍球,两周以后就有明显的进步;有的全家动员,一起传球滚球;有的利用家里的生活用品自制了各种各样的投球框:垃圾桶、铁丝网、衣架、背篓、椅子等等应有尽有。我们为家长的智慧和热情点赞,更为大家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积极的精神点赞。这正是篮球游戏带给我们的珍贵的财富,了不起的收获。

四、从篮球游戏到园所文化到无限可能

从开始进行的单一的篮球运动游戏,到现在幼儿园无处不在的篮球框、篮球文化墙,到占据儿童生活相当分量的三乐篮球游戏,再到勇敢、坚持、专注、乐观的篮球精神,篮球已经成为实幼的精神图腾,渗透入实幼的每一个人心中,成为一种阳光的、积极地教育信念和生活态度。

一路走来,和篮球游戏共同成长,因为了解儿童、敬畏儿童,我们以科学的态度,以课程的意识研究和整理儿童在园的每一类活动,挖掘活动的教育价值的同时,充分相信儿童,创造机会、创设环境,践行“儿童在场”的教育生活,引发教师的成长需求,催生教师的自主成长,去研究儿童、理解儿童,以儿童的眼光看游戏,看幼儿园的生活,和儿童一起生长;因儿童的联结,我们和家长一起被运动点燃,因游戏成长。儿童、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彼此滋养,形成健康阳光生命力超强的园所场域生态系统,成为一所会成长的幼儿园,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部分非H.264编码格式的视频,页面无法播放,可以下载到本地用Windows上默认播放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