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和遵循生命的教育。有关生命的教育是指生命之真、善、美的教育,遵循生命的教育是指以生命为本,遵循生命之道,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充分享受生命、丰富生命、优质生命。


享受生命意味着接受生命,享受“活着”。生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是经过严酷的自然选择存活下来的;生命不会永远存在,每个生命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活着是第一要务;生命不是“完美的”,无论怎样,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的生命状态;生命历程伴随着困扰、痛苦,即使如此,每个人都应珍惜生命,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超越生命的困惑。


享受生命意味着欣赏生命,享受生命的美好。生命是自然的“奇迹”,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生命所展示出的能量、智慧、创造,无不体现着生命的美。每个人都应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学习发现、欣赏生命之美,为生命积蓄正能量。


享受生命意味着享受生命带来的满足感。接受生命、欣赏生命,能使生命自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体验,使人产生满足感,这是人生的幸福所在。只要走近生命,就能感受生命之美;只要走进生命,就能享受生命之美。


丰富生命,意味着通过丰富的生命活动,挖掘生命潜能、拓展生命体验、扩大生命视野,使生命“变厚”,即使生命充实、厚重、丰满。


丰富生命,意味着个体生命在其生命历程中不断与自己生命和其他生命发生作用。一方面使生命向内纵深,不断审视自我,挖掘生命潜能,在生命展开的过程中,使潜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使生命向外延展,不断融入环境,扩大生命视野。


丰富生命,意味着个体生命不断拓展生命体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生命体验的分量举足轻重,生命丰富与否与生命体验的丰富与否密切相关。可以说,生命因体验而丰富。


丰富生命,意味着个体生命拥有平和、主动的生命态度,积极地投入生活。读万卷书,与经典对话,感受穿越时空的生命之美;行万里路,与周遭人事物“相遇”,展示、体验、欣赏生命之美;追求梦想,不断地创造生命之美。


优质生命是指“生命所是的自己”与“生命所能是的自己”相统一的多种可能中最佳状态的自己。成为优质自己是从自己的生命本身出发,珍惜和利用生命资源,滋养生命,不断创造性地适应生存环境、超越“当下”的自己。


成为优质自己是动态实现过程。“纵向”是指优质潜能的不断实现,“横向”是指当下生活,尽量处于最佳状态,并在纵横之间保持一定的可接受的张力。


成为优质自己,最为重要的是过好每一天。对每个生命而言,每个现时的瞬间都是生命的全部过程,费迪南·费尔曼指出生命公式就是:“生命的全部除了它的每一个瞬间外什么都不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生命之美的熏陶,引导学生理解当下生活的意义,拥有良好的心态,积蓄生命正能量,活出生命精彩,展示令人愉悦的生命姿态。


二、生命教育的重点

生命从时间上来说是短暂有限的,同时生命又是脆弱的。在灾难、疾病、意外事故面前,人们很多时候都显得那么无能为力。生命如同时光,不复返不可逆,所以生命如此可贵!每每看到中小学生的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的新闻,内心非常难受。他们轻易轻易放弃、肆意践踏生命,归根到底应该还是缺乏“敬畏生命”的意识。


敬畏生命,从广度讲,是指敬畏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具体而言,敬畏生命的含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敬重生命,二是敬畏死亡。


我们常常对小朋友讲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引导他们懂得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却很少与他们谈及死亡。因为我们总觉得“死亡”是不吉利、晦气的事情,从而忌讳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大部分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不可承受之重,孩子没能力也没必要了解,我们自以为是在保护孩子,而实质上剥夺了孩子对它的正确认知,最终造成死亡教育的缺失。要想敬畏生命,必须敬畏死亡。死亡给人以生的可贵和生的尊严,也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深刻的思想启迪。正是由于有了死亡,人们才会对生命更加敬畏。死是生的动力。正是由于有了死,人才追问生的意义,正是由于有了死,人才追求生的辉煌。


现代社会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绝大多数孩子从小被灌输只有学习为重才能拥有美好未来的思想。学生、家长、老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很少人关注到其实年少的孩子无法自我调控情绪,他们的焦虑应该是最严重。有些孩子在无法解决自身压力的时候就选择了极端做法。实际上,致使青少年在某一时刻下定决心离开这个世界的潜在原因,是他们生命价值的认识不清,很少考虑死亡的含义和死亡的后果,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以至于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不少孩子没有真正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代表着永远的结束,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伤害。他们只是希望以这种方式引起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关注,或者是到另一个世界去追寻幸福,远离现实生活的痛苦。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多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如因为老师的作文点评让自己觉得委屈的、因为父母不让玩手机的、还有考试被老师发现作弊的等等。这些生命才刚刚绽放的孩子就因为这样的原因产生如此大的心理冲击而选择转身一跳。死亡在孩子的眼里,是抗议成人的手段,是逃避生活寻求解脱的筹码。这样毫无顾忌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却丝毫没有害怕,很大程度就是对生命的无知。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我们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人之有限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所谓“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止。懂得敬畏生命,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会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才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结语

当然,生命教育它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小学德育中的生命教育在推行中仍会遇到许多困难,不过我们要相信道阻且长,行者将至。只有在德育中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我们才能助力孩子更好地悦享生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