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对初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初中政治新课改在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老套、新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教学模式固化以及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政治课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去改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改革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要改变过去教学中片面重视书本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理念,旨在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近年来不少学校通过推行新课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初中政治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政治课程改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随着初中政治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课程目标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对整个初中政治课的发展都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教育改革本身就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而不是一张规划好的蓝图,在改革期间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新课程理念所决定的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变化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之间必然会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任课教师难以胜任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教学工作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同时对其专业性要求也较高。其中许多非政治专业的老师对政治课的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考试标准把握不够准确,在教学上只关注教材的内容,不去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从而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些非政治专业的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认真贯彻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去引导学生,只是一味的把必须掌握的知识抛出来,再让学生在书上找到相应内容并勾画下来,更严重的还出现了学科知识点的错误,这严重影响了政治课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教材进行了改革,颠覆了传统的教材结构,在教材内容上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动。不少教师在刚接触新教材时,由于对教材结构和内容不熟悉,不能清晰准确地把握教材的脉络,不能灵活授课,影响教学质量。并且,某些具有较长教学经历的老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不重视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观念的变化,因此无法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而无法适应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教学。

(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但目前多数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老师单向灌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压制,学生逐渐养成懒散、等待、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来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认识就是懵懵懂懂的,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不高,简单的一看就会,难一点就觉得枯燥无味,新课改后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增添了许多有关政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例如:宪法的地位、保障宪法实施、我国基本制度、我国国家机构等,里面还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更是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部分学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理论知识显得有些空洞。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的魅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新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已悄然走进我们的课堂,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上,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合作愿望提高。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据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只会在公开课时采用探究学习、合作讨论等新的教学方式,其余课堂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即使有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但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

第一、自主学习成了课前预习。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会对自主学习的时间进行严格的限制,一般是5—10分钟。除此之外,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熟悉本课将要讲的内容;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尝试用铅笔在课本上面勾画答案。这样的自主学习安排只能够学生粗略浏览课本,根本达不到自学的效果。

第二、“热闹”“敷衍”的讨论学习。如今政治课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已不难看到,教师一让学生开始讨论,几个同学便迅速的围成一个小组开始讨论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然而,相当一部分讨论只是流于形式,表面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既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方向,全凭学生自由施展,学生就只有盯着课本找答案或是大家闲聊几句。认真思考还会发现这两个问题在设计上其实没有讨论的必要,教师只是在为了讨论而讨论,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学生没有通过深入思考问题、交流意见得出结论,而是在座位上非常激烈的讨论着答案应该是书上那一页的那一句话,合作讨论变成了小组集体在课本上找答案。这样浅层化、形式化的合作讨论学习并无实际效果。

四)教学模式固化,课堂环节程序化

新课改以来为方便课堂教学操作,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自主、交流、共享等特点,这是很好的一种转变。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而不少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一旦认定了某种新的教学模式,就会要求老师务必按照模式中的教学环节去备课和上课,导致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很多老师不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灵活开展教学,而是一味的套用固化的模式,严重制约政治教学的发展。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但思维活动浅层化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对现代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很多老师都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但弊端也很显然。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老师只是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课件只不过是课本和参考资料的机械翻版,或只是起到代替黑板的作用。有些老师会把一节课的所有讲课内容和各个教学环节通通写入课件,造成课堂信息超量,一堂40分钟的课堂PPT就有三十多张,平均每一分钟左右就要切换一张幻灯片,因教学时间有限,老师会不自觉的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在不停地切换幻灯片的同时,容易忽视与学生思维的合拍,当学生还在理解这一页的知识时,教师已经切换到了下一张PPT,或是当学生还在思考问题时,问题答案就已经呈现在屏幕上了,有些学生就会放弃思考,这样快节奏的教学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六)“三维目标”缺乏全面性,流于形式

“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独创”,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中政治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考虑,尤其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但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走偏的现象。

政治教师出于对新课改的忠实执行,不论理解与否,每篇教案上都会罗列出“三维目标”,但细看就会发现不少教案上所列出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余两项教学目标都显得很空,或者说根本不具有操作性。此外,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按照三维目标去设计课堂教学。由此可见,对某些教师来讲“三维目标”只是一个形式体现在教学目标之中。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初中政治新课改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和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进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学科不受重视、教师培训力度不够

首先,通过随堂听课、政治教研会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因为初中政治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小,甚至有的学校实行自主招生都是不考政治的,这样从学校领导到普通老师,再在到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政治课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老师和学生也无需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只需要简单背一背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其次,大多数老师都普遍认为初中政治课没有明显的学科特征,根本不需要深厚的学科知识积累,只要能参照教参理清知识点并懂得教学的基本常规就可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了,任何一个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去兼任政治课教师。正是因为对初中政治学科的不重视,导致在师资安排上出现大量专业不对口、兼职兼课教师,这种情况在乡镇学校尤为普遍,最终导致教师队伍专业性不高。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治课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初中使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知识,从知识内容来看,教师以往掌握的一部分知识已经被淘汰了,必须进行系统更新。但是,据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师中,工作后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的老师占少数,学校提供给教师脱产进修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现实中,大部分老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脑中的知识框架图来给学生授课,大部分年轻教师和兼课教师则通过教参、教辅书归纳、总结知识点,再生搬硬套的讲授给学生,有些知识或许教师自己也没弄明白,编写在课本中的知识点只是点到为止,最终使得部分政治教师不能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许多学校都在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填鸭式”教学的消失。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运用上还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只是存在于少数学校的个别教师的个别课堂,而多数学校的大部分政治老师课堂教学方法依旧老套,由此可见,“填鸭式”教学法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方法适合考试竞争下的课堂教学,“填鸭式”教学是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整呈现教学内容的保证和灌输大量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新课改后的初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较多,许多老师为提高教学效率都十分青睐“填鸭式”教学法,但在这一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却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少,致使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三)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政治教师依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忽视学生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一味强化教师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很多政治教师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还没有意识到学生是主动的、独立的学习主体。老师都普遍认为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能力不足,不相信初中学生有能力可以做到自学,于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表现的机会。

即使有教师理解和认同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也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难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得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少教师就会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效率低下、浪费教学时间,而且还会加重教师后期的教学负担。事实上,即便有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也会不断压缩自学和讨论学习的时间,尽可能的多留一些教学时间让老师来讲授,所以,新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实施上意义不大总是流于形式。

(四)生搬硬套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精神

近年来,国内一些名校在课堂教学上通过大胆尝试,探索出了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习参观者。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纷纷到这些名校进行参观、考察,回来之后就总结这些名校的教学经验,通过照搬、借鉴、拼凑等方式立马推出了一套自认为是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紧接着,学校就会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学习,开始在全校推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模式中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等大部分教师都能灵活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时,那么本校的特色教学模式就算是打造成功了。笔者所在的学校现今推行的“五学”课堂就是这样来的,实际上,这种推行教学模式的方法是不合理,这完全是盲目的“拿来主义”思想,没有立足本校实际,也没有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直接把其他学校做的好的地方生搬硬套广泛用于本校课堂教学,试图一蹴而就,毫无创新性可言。

(五)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足

多媒体仅仅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但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很多教师错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代替传统教学工具的主要教学手段,尤其是年轻教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使用多媒体,将一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全部囊括在课件之中,整节课从头到尾都被课件“牵着走”。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投影代替了课本和板书,移动鼠标、敲打键盘或手握翻页笔代替了教师手势,教师成了PPT内容的串讲人,上课就像在“做报告”一样,学生成了听众,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环节进行思考和学习,这样会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限制学生的思维。

在现代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 “无课件不教学”,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需要板书演算的文字学科,PPT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的标配。于是,有些教师会花大量的精力在课件制作上,而没有花费更多的心思去钻研课本内容。例如,有部分教师为了使课件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盲目使用大量的视频、图片、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但没有考虑到大量视觉和听觉冲击会对学生思维造成干扰,容易致使学生沉浸在精彩的视频、绚丽的色彩、有趣的动画中,无暇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六)应试教学评价观念的束缚

在高考和中考这两大指挥棒的指挥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学的束缚。应试教学为适应升学考试的需要,重视知识的掌握,以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这给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传统的应试教学评价观念已严重束缚了学校和教师的改革手脚。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提高分数和升学率就狠抓智育,片面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确保有效提升学生成绩,而对于其它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因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则往往停留在口头号召和例行公事的布置上,认为它们只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附带品,是否能有效落实已经显得不重要了。初中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课程,其教学中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作用于初中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但是,在应试评价观念的影响下,初中政治也紧紧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转,政治课堂上三维教学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被割裂了,最终导致三维目标流于形式,或在教学实施中缺乏全面性。

 

三、有效改进初中政治教学问题的对策提议

“新课改”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初中政治课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虽然出现了诸多问题,却也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成了广大师生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强政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初中政治教师队伍专业性较差是历史形成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解决这一问题是最为迫切的。首先,对新进政治教师的选拔和聘用要采用严格的标准,在初次选拔时就应该根据学科要求进行全面考察,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能达到基本标准;其次,对已经在职的非本专业的和兼课教师加强培训,要求他们摆正心态认真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多去听一些本学科专业教师的课,以更快适应本学科的教学;同时,加强校本培训,依靠政治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切实提高本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

在新课改给政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学校也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在教学期间,学校应该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培训,让他们多一些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观摩的机会,学习最新的内容和理念,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差距,在学习中提高水平。除此之外,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大阅读观,不断扩宽学科视野,例如: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关注时事热点,知晓天下事;阅读教育报刊,了解教育教学和新课改的前沿知识;阅读专业刊物,学习专业知识。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本身是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但通过文字、符号汇集成书本知识后又显得有些抽象、枯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并借助直观、生动的表达形式去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趣,否则学生只会围着文字符号转,只会越来越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首先,结合课堂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改变“灌输式”、“说教式”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自身教学风格,逐步探索出新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网上交友新时空》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因为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有网上交友的经历,对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也有一定的认识,教学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在辩论赛的前期准备中就会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结合自身实际,了解和学习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小组合作可以增添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点;辩论过程中老师掌控课堂秩序,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如何正确对待网上交友,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之后,定会因此而产生成就感,那么学习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便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政治课中也有一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老师应该利用时代所赋予的力量来创新和改进教学,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具,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逐步将学生激发出的情感导入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动力。

(三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理念,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地位,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顾问、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意见的交流者,而不是直接传递正确答案的人。教师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现状开展教学,善于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索新知,努力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体验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四)优化教学模式,学会灵活使用

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切不可生搬硬套教学模式,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借鉴名校的教学模式和经验的同时,不仅要看到教学的共性,还要意识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和论证,通过时间的检验,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环节保留下来,形成宝贵的教学经验,而一些不适合本校教学需要的部分则被优化或摒弃,等到经验比较成熟的时候,再逐步推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初中政治教学本是一个立体的教学空间,再优秀的单一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每一堂教学内容,在新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经验和方法,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流程,以摆脱教学模式的束缚,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自由境界。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它所起的作用只是辅助,有它更好,没它也可以,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分寸。

第一、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政治教学中,要在需要使用多媒体的时候才使用,不能过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如政治中一些复杂抽象又不便直接讲述的内容可以采用视频、图片、图表等方式呈现,这样会增强教学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而一些借助传统教学手段就可以高效解决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多媒体讲授。

第二、教学内容要适量。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每节课的教学容量不能过大,一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培养、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为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有效整合知识,提供适度的内容量,不能片面追求内容多、速度快,以切实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内容。

第三、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各有优势,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只有将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六构建科学合理的政治课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教学评价也应是多元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体验。初中政治课程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手段,在设计政治课程评价机制时,应鼓励学校和教师结合本校实际,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积极探索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评价机制,避免“为高分”为升学”的应试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理念。

首先,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测教学成果,更是为了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的重要方式,必须加强政治考试命题和考试方式的研究,特别注意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不仅仅是以单一的纸笔测试作为评价学生政治课程学习质量的唯一方式,还可以采用情景测验、辩论等开放性考试方式检测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关注学生考试分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也至关重要,综合素质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变化,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再次,探索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机制。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与学生分数和升学率挂钩,还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主任、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师通过多渠道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以确保三维教学目标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只是暂时的。初中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政治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和教师方面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只有不断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思路,才能够优化和完善初中政治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教育部,2012.

[2] 李桢.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教研周刊,2014.

[3] 王殿学.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23).

[4] 党晓梅.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5.

[5] 巩秉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8):169-169.

[6] 宋丹丹.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丛论,2018,(14).

[7] 陈耀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8] 郭艳青.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

[9] 王莲.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10] 张松.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11] 窦永芳.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新校园,2015.

[12] 战涛.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2015.

[13] 窦瑶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4.

[14] 郭元和.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困惑和思考[J].小作家选刊,2014.

[15] 廖帝学.构建校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论坛,2012.

[16] 王会英.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方法[J].学科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