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  信任  支持

——做新教师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南山小学  任佳妹

2017年涪城区新教师成长机制的形成,我非常荣幸成为一名新教师区级指导教师。作为当时从教仅有9年的我,诚惶诚恐,自己都还谈不上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顶多就是多上了几次区级课、市级课,有过一次四川省赛课经历而已。如何帮助她们顺利完成新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过渡呢?静下来思考,我准备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去寻找答案。

2011年初到南山小学,作为新教师的我上了见面课。上下来的效果并不好,不关注学生学情,不注重学生课堂纪律的维持,只是按照教案上了一遍。评课的老师们,对我的课堂评价并不高,让我心中有点小小的沮丧。2012年4月,我接到涪城信息组的任务,承担一堂区级公开课,而且是同课异构。对于一位连小学信息公开课都没有听过的新老师来说,倍感压力。但我是幸运的,当时的李蓉校长非常重视教师课堂教学的打造,我的课是学校第一个区级公开课,学校倾尽全力帮助我。李校长多次带我去御营小学磨课,请他们的专家团队帮我设计,还一字一句给我打磨。再加上区信息中心组老师的指导,我的第一堂区级课非常成功。有了这次公开课的成功,2012年12月我又相继参加了绵阳市信息技术研讨课的展示,2014年区级课展示,2015年一师一优课录课活动等。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磨炼,更是一次机会。2017年11月,我代表绵阳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四川省信息技术赛课活动,荣获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经过一次次的公开课,我对学科教学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有了省编教材的几次编写机会。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新教师成长路上,需要有以下认识:

一、 踏实钻研教材,夯实课堂教学,抓牢我们的主阵地。

我的第一位“新教师学生”是2017级吴家小学的路丹老师,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她,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我与区信息教研员李老师、市信息教研员欧阳老师去听她的第一次课时,问题比较多,都是新老师容易出现的不关注学生学情,课堂组织混乱等问题。当时,我们给出了很多的建议,除了关注本学科课堂教学外,也要多听听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公开课,加强理论的学习。

第二年,路丹老师接到区级研讨课的任务,作为指导老师的我,先帮她修改、设计教案。而后,带她在我校借班上课。第一节课效果并不好,之前的教学问题依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控。我深知课堂组织不好,那就是信息技术课的致命问题,就更别说学生学习的效果,完成作品的效果了。课后,我把她的问题一一指出,并教她每个环节如何解决,一字一句的教,一字一句的打磨。然后,又指导她完成几次说课,随即又安排了一个班级让她上,这一次就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让我觉得上区级课应该没有大问题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下来。回去后,我又叮嘱她,要对着镜子练,在家里要不厌其烦的进行说课练习,做到心中有教案、心中有流程。果然,在第一次的区级教研课上,路老师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选拔到市级赛课。同年,路老师的市级赛课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的指导效果也算初见成效。

二、 在入职的前几年里,一定要野蛮生长,成就自己。

    我一直认为,新教师入职的前几年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期,一是年龄小,没有太多的家庭因素,而且也正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阶段。区教体局、区进修校、教研室,以及学校都有多种形式的新教师培训计划和培养活动。这个阶段,新教师需要珍惜各种学习、提升的机会。遇到公开课以及学校安排的其他任务不要推诿,更要积极去完成,并且把它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这也是我经常对年轻老师讲的观点。当每个阶段,每件工作都被你做得尽善尽美的时候,相信很多的机会也就会随之而来。学校教研组长、行政领导的提拔,涪城区后备干部的选拔等等,可能都会考虑到你。所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 与书为伴与良师为友终身学习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课堂教学是教师育人的重要形式,但理论的学习更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我曾向几位新教师推荐《新基础教育论》《56号教室的奇迹》《学校的挑战》《教师的挑战》《正面管教》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规管理中遇到了问题时,要多想办法。一可以向指导老师请教,二可以向本校其他老师请教。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面对的是生动灵活的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个体。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策略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个班,适合每一个学生,所以才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所以我常常告诉新教师,要善于学习,善于观察,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加强理论的学习,而且要紧跟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这样。

四、 钻研学科特点构建自己的课堂风格

信息技术作为非统考学科,中小学部颁标准课程设置是每班每周一节课。在新修订的《教育法》第五条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综合实践课程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完成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形成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新教师除了参加区级教研课的展示,参与区内教师的磨课活动。我还会带领她们参与其他区县老师的省市级课堂的磨课活动。近几年,我就先后带领她们参与了高新区火炬实验小学易凯老师的省级课磨课,南山双语高莉萍老师的市级课磨课,游仙区何春燕老师的市级课磨课等等。让她们在别人的磨课中,学习成长,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多看多想多反思,进而快速的成长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课堂风格。

总之,新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新教师,她们的个体存在差异,教学经历也是千差万别,领悟能力也有所不同。作为首次当指导教师的我,还需要尽我所能去帮助她们,培养她们,思考出适合不同老师的成长路径,当她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做她们走向成功的良师益友,为涪城教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