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孩子们


唐永贵 2018-09-26 15:45:12 上传:tygpyt 浏览:1次

爱如细雨润无声

绵阳市第三中学 唐永贵

“唐妈,节日快乐!绵阳好像降温了,要注意温度变化哦,不要感冒了,感冒很难受的。不能像以前那么操劳哈,保重自己的身体,要一直美美的。爱您,么么哒”,

”唐老师,教师节快乐!高一的学弟学妹乖不乖?有没有像我们以前那样让您操心?有不听话的,下次放假我回来收拾他们!”

……

教师节,一条条微信、QQ信息闪烁着跳出来,尤以刚刚送走的“知行一班”孩子居多。我不禁嘴角上扬,回忆的闸门被一下子打开,往事一幕幕涌上眼帘。哦,“知行一班”,那个充满团结、和谐、幸福的班级,那个曾获得了涪城区优秀班集体”和“绵阳市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的班级,还有那群让人费心劳神却又乖巧的孩子。孩子们,都还记得吧?我们的课前演讲,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艺术节,我们的户外拓展,我们的主题班会,我们的成年礼仪式,我们高三的冲刺,我们傲人的高考成绩,我们匠心独运的毕业典礼,我们最后的相聚…一幕幕情景就象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回放,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和脸庞,都准确储存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禹汐和“阿呆”,和你俩相处的每个点滴,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一)“霸道小老师”养成记

初次记住她的名字,是高一开学前第一次看班级学生名册的时候,觉得她的名字“禹汐”别致而文雅。当时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幸运而幸福的女孩,爸爸妈妈肯定比较有文化,而且很爱她,孩子应该特别阳光。然而,当我把名字和人对上号时,发现自己的判断可能有些失误。她,穿着极为朴素,是一个个子小小、瘦瘦的女孩,尤其是她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有一抹难以察觉的忧伤。这个女孩并不自信,也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直觉告诉我。

果然,在接下来的接触中,我发现孩子极端不自信,说话声音小小的、怯怯的,甚至在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时,眼睛都有些不敢看老师。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家庭情况的折射。我知道,孩子的家庭肯定有不好的状况。但我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并没有贸然涉及到孩子家庭。直到第一学期贫困补助政策下来,我才在孩子的资助申请中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

父母很早就离异,孩子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没有固定的工作,一直打零工,既要抚育禹汐,供她上学,还要照顾禹汐年迈而生病的外婆,所以家庭经济非常窘迫。而禹汐也曾为是否上高中纠结了很久,妈妈的辛苦、家庭的贫寒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她身上。经过综合评定,禹汐获得了一等资助。当我在班级宣布资助名单和资助金额时时,我发现她的眼睛亮了。是啊,资助金额足够承担一年的学习费用,她妈妈可以松口气了,禹汐也能安心学习了。

慢慢地,我发现了禹汐很多优点:孩子格外懂事,成绩虽不优秀但足够努力;很勤快,老师交代的任务总是完成得及时而出色;很有班级荣誉感,很会替班级着想。我依然从未和她讨论过家庭,我知道那是很多孩子自尊的底线。我仅是默默给她关注,不露声色地给她提供帮助。然而,她还是不够自信,不能大胆表现自己。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而且打颤。我不禁有点担心了,经济的资助,只能暂解家庭的燃眉之急;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出色的能力方是一生的财富。我决定,多给她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高二上期。高二分班,禹汐又留在了我的班上。许是和老师很熟了,在那些初来乍到的同学们面前,禹汐多了一份底气,在我的鼓励下,自告奋勇当上了我的语文课代表。在这一年里,我将语文学科很多事情都交给了禹汐,希望多锻炼她。早自习、晚记忆、作业布置、作业收缴、课前诵读等,都由她负责,课前演讲也从她开始。而且为增加她的自信,保证在课堂上演讲成功,不仅她的课前演讲稿需经我把关,而且整过演讲过程也要先在我这演练。禹汐慢慢地和我越来越亲近,自信的笑容多了,声音宏亮了,组织语文活动落落大方、井井有条,在同学们眼里已经颇有几分老师的威信了。禹汐不仅走出了心灵的阴霾,变得阳光,而且特别会照顾人。给我提包、拿教学用品,帮我整理办公桌,不仅是我语文学科的得力助手,也俨然成了我生活的小助手,像我的女儿,又似我的妹妹,成了我的贴心小棉袄。而我最为她高兴的事,是她妈妈已经学会了开塔吊,家里收入有了较大改善;而离婚近七年的父母也在她的努力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当时,同学们都在诧异她的巨变,而我,心里也默默为她高兴。她,禹汐,已经不再需要“扶贫”,她已经可以心怀感恩、自信地笑对人生风雨了。现在,禹汐在省外上大学,加入了院学生会,做事大胆、自信,还有几分泼辣和果敢。

(二)“小呆”成长记

高二文理分科,班里来了一个特别的孩子——飞,他长得白皙而瘦弱,像一根豆芽菜,乱糟糟的头发随意地耷拉在白皙的脸上;个儿不高,却一直佝偻着背;基本不说话,一个人把桌子拉得离同学远远的;不愿意和人有任何的肢体接触,谁不小心触碰到他,他会惊得跳起来,有时甚至直接把拳头重重地给别人砸过去,自卫过激。

通过高一的班主任和家长,我了解了孩子的详细情况:孩子从四五岁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去了广州生活。十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将他接回绵阳。然而,受到巨大打击的他性情大变,在父亲家里几乎不理任何人,包括父亲、继母以及爷爷奶奶。但有一个例外,他非常疼爱继母所生的妹妹。高一时来到我校,就是独来独往,并且曾经有过过激行为。有一次,他认为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居然偷偷带了管制刀具到校用以自卫,幸亏班主任发现及时,才没有酿下大祸。但从此以后,同学们也就不敢理他了,他也就更封闭了。通过观察和接触,我对这个孩子有了初步的判断:极其缺乏安全感,有点轻微自闭,喜欢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但是学习刻苦,并且底子不错,尤其喜欢数学和计算机,甚至在初中时就曾亲自编写程序,设计电脑小游戏给妹妹玩。我决定,先想办法让他接纳我,然后再让班里的其他孩子接纳他,从而帮助他慢慢走出心里的阴霾,可以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可以拥有自己的朋友。

我开始有意无意制造机会接近他,并且完全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孩子,似乎我根本就不知道他的病情。给他一个微笑,亲切地和他交谈几句,偶尔轻轻地摸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把我对他的赏识完全表现给他。我自身性格比较柔软,他也感觉到了我的关心和善意,慢慢地愿意主动来找我了。同时,我又在班上引导同学们关注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自律、礼貌、做题的速度,精心又不露痕迹地表扬他,慢慢塑造他在同学心里的形象。而同学们也看到了我和他的互动,也慢慢不怕他了。我还专门和班委及他的室友作了沟通,善良的孩子们非常配合,努力为他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然,重要的是,我平时很注重班级大环境的塑造,新班级迅速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和谐、团结的氛围也在感染他。我能感觉到,他在慢慢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在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融入这个班集体,虽然,过程有点长。

校园运动会,我班准备的入场式是全班同学参加的兔子舞。其中有一段是同学们排成一列,后面的同学把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可到飞那儿,队列就断了,他不把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后面的同学也不敢把手搭在他肩上。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我装作没看见,想给他们机会自己适应。但是到了第四次排练的时候,我像是第一次发现,夸张地惊呼:“孩子们,我们的桥怎么断了?”一面说着,一面自然而然地把飞的手牵到前面同学的肩上,“看来是我们的桥太长了,缺少我这个桥墩的支撑”,我把自己的手搭在了飞的肩上,站到队伍中,成为了队列的一员。同学们都大笑,在笑声中飞的身体不再那么僵硬。故意在队伍中乱跳了一遍,我开始抽身,“不行不行,我完全跟不上节奏啊,站在队伍里简直有碍观瞻,还是适合在旁边观赏”,顺势把后面同学的手放到了飞的肩上。在表演中,我班的兔子舞因为全员参与、队列整齐和可爱的萌态而获得了运动会入场式第一名。 而通过这一个集体舞,飞也终于克服了和别人肢体接触的恐惧,可以坦然地和同学在课桌椅的间隙间插肩而过,可以接受握手、拍肩、碰手肘等自然的肢体接触了。

飞完全融入班级,始于高二下期的班会课。高二上期的主题班会,以我为主,我策划、设计,或亲自主持,或安排、培训同学主持。高二下期,我开始把主题班会的舞台完全交给同学们。我要求孩子们主动报名承担主题班会,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和详细的活动方案。先给我审查,经我首肯后,就可以在班上开展。飞,居然是第二个报名的,他还拉了一个同伴(他有朋友啦,我当时真心好激动)。他们是预约第四次班会,要求我给了他们足足一个月准备时间。结果真的很惊艳。ppt内容清晰有重点,而且画面酷炫,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另一个孩子紧张得说话结巴,飞一个人挑起大梁,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整个讲述过程清晰流畅,相当出彩。至此,飞完全站稳了我班的学霸席位,吸了不少粉。他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甚至有同学给他起绰号他也欣然接受,全班同学都亲切地叫他“阿呆”、“小呆”。

“小呆”高考成绩超越了本科线,最后虽没被本科院校录取,却读到了最想念的“软件技术”专业。

禹汐、“阿呆”、我的得力的班长、我贴心的班导助理,我最尽职尽责、公平公正的纪律部长,我”知行一班“所有的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留下了太多太深刻的美好。即使是那些曾经让我伤神、让我气愤、让我委屈甚至让我抓狂的事情,也风化成了美丽的回忆。此时贮存于我心间的,是温暖,是幸福,还有一丝丝的欣慰和骄傲。

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有一种帮助,叫雪中送炭;有一种关注,叫不动声色;有一种美好,叫思念和牵挂;有一种爱,叫尊重。爱,不是居高临下;爱,不是张扬高调。爱,应如春雨,浸润无声,却珍贵无比。我最开心的,是把爱和幸福的种子,悄然植根到了孩子们心里。

fef8200caf-0-3.jpg

7fe3622a76-0-2.jpg

c0651d8b9c-ban-hui.jpg

6d96b20c25-xi-shan-ta-zhan.jpg

11d50f934d-bi-ye2.jpg

8d9170fa1f-bi-ye.jpg

1656d60487-bi-ye1.jpg

标签: 德育随笔  高中  
声明:文章内容由作者原创或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评论(0) 最后修改于
发布新评论